当焦虑恐慌来袭时
当焦虑恐慌来袭时,一定会伴随躯体不适,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此时如果全身火辣辣的,或感觉到心脏附近的肌肉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感觉时,都不要刻意去扫描它,或刻意去觉察一眼以显得自己很慈悲。
抑郁的人必须要先动起来
不少人如果心跳加速的时候,刻意的去看一眼心跳,可能会更加敏感,会被拉进去,而真正的做法是,当心跳加速发生时,你只需要淡淡然的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样的现象,先把这个现象都当成很普通的现象,都当成是保护自己的正常制约反应即可,千万不要用所谓的观,刻意去盯着你的心脏,这是大忌。
有的人把市面上正念课程中的各种步骤机械化运用在强迫症焦虑症十分拉扯的时刻,反而加重了症状,主要是因为中重度强迫症焦虑症的人意识已经比较厚重,处于自动化抓取的下意识中,不管练习怎样专注在当下的方法都会不自觉扮演一个认真的练习者角色,因为认真,所以注意力也会比较专注,在专注状态下练习所谓的觉知力,一方面容易着急,气急攻心,一方面有可能越来越不放松,因为在能量消耗较大的时候,再刻意的把注意安在某个地方或观呼吸,一寸一寸的扫描肢体有可能会带来紧张。
常规正念减压更适合普通人或焦虑拉扯症状相对轻一点的部分人,不适合所有中重度强迫症焦虑症,包括重度抑郁的时候,可能会更加抑郁,国外临床心理学已经有这方面的实证论文,抑郁的人必须要先动起来,反之有可能会加重运动性反应迟缓症状。部分中重度焦虑症体验者即便一开始把心安在下丹田或观鼻子出入息会奏效,后面也有不少人形成理论强迫甚至呼吸强迫。

拉开与躯体难受感觉的距离
因为当一个人特别恐慌的时候如果缺乏必要的认知教育与人格支持,依旧会不知不觉的把所谓的正念当成防御的工具,很容易把收摄的注意力当成开放性,而又舍不得放不下某种操控感的好处,所以会开始去纠结很细微的理论细节,形成呼吸强迫或去强迫抓取所谓的观,为观而观,徒增烦恼。
在新认知行为疏导体系中,我们追求的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抱持,它是一种日常鲜活意识,不需要过度中立的觉知或频繁刻意练习。甚至完全不需要每天特地练习这个或那个基本动作,传统的内观是针对修行人的,不是针对重度心理障碍者的,这点一定要弄清楚。有些老师在传播正念课程的时候,也是好意,但是很有可能个人没有体验到重度焦虑背后亚型强迫观念拉扯的复杂性,所以难免会教条化,违背了法无定法的原则,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风险。
人们不清楚剧烈拉扯来临时,心魔本身就有办法让一个人丢弃所谓的接纳或不管它之类的理论,它非常精通如何让一个人一边刹车一边踩油门,也就是原地打转。突破的核心是先建立一定的边界感,倚靠专业人士镜映的力量提拉来访者的成熟情感尽快占上风,同时基础安全感需要获得一定程度的抱持,内在那个惊恐不安的孩子才会感受到扎根大地的力量,才会开始自然拉开与躯体难受感觉的距离。
有了一定的稳定度与自信心后,再学习一些广义的正念是可以的,而且最好也是量身定做,注意力一定要轻,毕竟最传统的内观禅修都不建议中重度心理障碍者盲目接触。而我的那本书籍《走出焦虑风暴》,也谈到了正念这个词,但它已经充分简化,更多的都是在传递一份温暖与自我陪伴,没有任何机械化的步骤,因此在缺乏专业系统力量介入前,阅读我的书籍可以获得一定程度或相当程度的舒缓,可以作为辅助。尤其是女娲补天与习以治惊这个章节。通过阅读韩非谈焦虑症其实很简单治愈—当焦虑恐慌来袭时这篇文章,希望能为你指引方向,找寻更适合自己的方法。你学会了吗?欢迎给老师留言!
相关阅读:韩非谈成年世界性冷淡背后的动力性因素(内在关系游戏)Ⅰ
强迫症其实就是恐惧?—强迫症治疗方法之以科学家的态度来观察恐惧
原创文章,作者韩非,如需转发,请务必在文章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相关教学
Premium 全方位视频课程
- 全网第一个实证三年后严谨录制自助体系
- 快刀斩乱麻-釜底抽薪
- 完善森田疗法与正念疗法的漏洞
- 剥离9大维持加重症状的因子
- 1000分钟知识版权
- 不保留核心技术
- 非短视频常识小儿科
- 约500分钟侧重于预防反弹
1 对 1 个案辅导
- 如遇深层诉求可一对一强化疏导
- 有问必答模式+快速互动模式
- 精神动力学+新认知行为+聚焦学派
- 采取间隔一天完善一个细节漏洞的频率
- 小疗程资费低于同业标准
- 神经元镜像陪伴积极修正人格创伤
- 认证专业咨询师解答
- 果断快速缓解
相关教学
核心课程
课程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