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边难以判断症状的虚实..
一边即便是刚做了什么也开始魔术般怀疑自己似乎没有做一样,一边灾难性放大且心理预言万一下一刻或下一次还这样该怎么办。彼时,成熟的情感几乎找不到北,了无踪迹,完全被“思维黑障区中真实的错觉”占据上风,在那种情况下,你如何让一个人“不管它”? 那个时候体验者往往会面临一种管它或不管它都是一种包袱的艰难困局。
新认知行为疗法不是单纯的森田疗法或接纳疗法,而是弥补了森田/接纳疗法体系中的一些重要短板,它强调的是对症状充分“意识化”,觉察化,通过处理9大维持加重症状的内在行为模式,进而直接领悟放下。
我们发现许多以接纳思想为法宝的自助者,其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较为一般,人格心灵强度并没有随着体验而显著增长,更多的是停留在不管它,不在乎它的操作水平上。单纯的接纳主轴适合症状相对容易转移的体验者,方向自然没有错误,如果可以持续获益。
然而许多因慢性应激压力/身体健康因素而无规律性反弹的人,都是因为在接纳思想中缺乏更多建设性认知矫正,以及面对焦虑陷阱时对“焦虑”这个现象洞察的相对浅。多数人只停留在“焦虑是正常的,不管它就好”的认知上,而从未深刻识别到9个核心魔术性陷阱,也十分缺乏必要的定力聚焦训练。
简言之,强迫性闯入性思维是所有焦虑障碍的核心习性反应,它会滋生出十分另人抓狂,抓取的僵化思维,刻板思维,极端灾难化思维,进而持续浸淫在灾难性联想中,欲罢不能。诸如广泛性焦虑,强迫性对立,道德焦虑,健康类焦虑,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再简言之,它就是心魔,心魔的思维属性叫做“魔术性思维”,它或许根本不听你讲道理,你越讲道理分析,越容易掉入警觉与雷达效应陷阱中。此外我们发现即便一个人初步缓解或大缓解后,还需要积极回应心魔在某个阶段的报复性叫嚣现象,针对这个部分我们同样见招拆招,完善出重要的“思维黑障区启蒙课件”。
世界上目前影响最广的心理疗法必定是认知行为疗法,因疗效确切,普及性广,阶段性目标明确,简单实用,疗程不长等优点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是主流位置,本身在抑郁症与焦虑症上就获得了大量成功的缓解经验,这方面的经典书籍也很多。同时不同国度的心理学家也因地制宜发展出各种不同视角与补充的类认知行为疗法。包括日本的森田疗法实质上也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还包括西方国家流行的常规认知行为疗法(CBT),辩证行为疗法(DBT),承诺接受疗法(ACT),行为暴露阻断疗法,正念认知疗法(MBCT),快速体验性-动力性疗法(AEDP),内部家庭系统疗法(IFS)等等,这些推广度比较广的疗法都有其合理的位置。韩非工作室所推广的新认知行为侧重于对那些变相的拉扯与隐蔽的思维黑障区,予以完善突破,启蒙切入点区别于市面上的认知疗法。源于十余年来之不易的深刻实践。
《为何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点击详细阅读)
原创文章,作者韩非,如需转发,请务必在文章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相关教学
Premium 全方位视频课程
- 全网第一个实证三年后严谨录制自助体系
- 快刀斩乱麻-釜底抽薪
- 完善森田疗法与正念疗法的漏洞
- 剥离9大维持加重症状的因子
- 1000分钟知识版权
- 不保留核心技术
- 非短视频常识小儿科
- 约500分钟侧重于预防反弹
1 对 1 个案辅导
- 如遇深层诉求可一对一强化疏导
- 有问必答模式+快速互动模式
- 精神动力学+新认知行为+聚焦学派
- 采取间隔一天完善一个细节漏洞的频率
- 小疗程资费低于同业标准
- 神经元镜像陪伴积极修正人格创伤
- 认证专业咨询师解答
- 果断快速缓解
俄国心理学家杜斯妥也夫斯基说过一句话:
“我只害怕一件事情,我怕我不值得自己所受的苦。”
美国心理学家法兰克尔也写过:
"活着就是要受苦,受苦是要找到受苦的意义。"
“ 心灵修复的过程它没有快速之捷径,唯有螺旋之曲径,但在曲径中只要拥有一定的正见基础,又会带来快速的精进。“
相关教学
核心课程
课程试看